报告题目: 光化学反应驱动的肿瘤精准诊疗研究
报告时间: 2024年1月18号(周四)上午09:30
报告地点: 三号楼 307会议室
报告人:史海斌 教授
邀请人:沈建良 研究员 后际挺 博士
简历: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江苏省双创人才获得者。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及苏州市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03年于雁北师范学院获学士学位,2006年于苏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12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12~2014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致力于分子影像探针的构建及在肿瘤等重大疾病诊疗研究。已在Nat. Com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兼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工程与技术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客座编辑、Proteomics和Proteomics Clinical Applications编委。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江苏省重点研发(社发)项目等10余项。
摘要:肿瘤的高灵敏诊断与有效治疗是临床的迫切需求,而先进的分子成像技术则为实现肿瘤精准诊疗提供了有效方案。针对上述临床需求和挑战,我们紧紧围绕肿瘤分子成像探针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以及肿瘤关键生物分子的在体定量可视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借助强大的光物理技术,开展了系统性肿瘤诊疗研究:1)提出激光时空调控的肿瘤靶向共价锚定策略,解决了传统探针肿瘤利用度低和滞留时间短而引起的长效诊疗难问题;2)发展了诊疗功能光控激活型纳米探针的构建方法,有效提高了肿瘤成像的特异性与灵敏性,为使用低剂量探针实现肿瘤高效诊治提供了新思路;3)建立了肿瘤微环境恶性因素的在体定量可视化方法,利用比率光声的组织穿透深、定量准确等优势,实现了肿瘤深处MMP-2、H2S的动态可视化测量,为肿瘤疗效评估提供了安全无创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 生物3D打印进展及应用
下一篇: 病原微生物的光谱测量